瘫痪老太被侄子照顾22年,豪宅给女儿侄子只有80块,侄子取钱时痛哭
银行大厅里,王铁柱握着那张存折,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下来。
"先生,您的账户余额是80元整,需要全部取出吗?"
柜台小姐的声音在他耳边回响,每个字都像针扎在心上。
他点点头,颤抖的手接过那四张二十元的钞票,周围排队的人都在用异样的眼光看着他。
22年了,整整22年的日日夜夜,他以为自己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可是当这一刻真正到来时,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还是让他几乎站不住脚。
昨天陈慧敏拿着房产证和遗嘱从他手中接过了那套价值三百万的豪宅钥匙时,脸上没有一丝愧疚,反而理所当然地说:"这本来就是我妈留给我的,你一个侄子能得到80块已经不错了。"
他想起了姑姑陈秀花临终前握着他的手,嘴唇颤抖着想要说些什么,却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就永远闭上了眼睛。
现在他终于明白,姑姑想说的话究竟是什么了。
01
1998年的那个秋天,王铁柱刚刚结婚三个月,正和妻子张小芳商量着要个孩子的事情,突然接到了一个改变他一生的电话。
"铁柱,你姑姑出车祸了,下半身瘫痪了,慧敏说要把她送到养老院去。"母亲在电话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他放下手中的饭碗,二话不说就骑着那辆破旧的二八自行车赶到了医院。
病床上的陈秀花面如死灰,双腿已经完全失去了知觉,医生说这辈子都不可能再站起来了。
"姑姑,您别怕,我来照顾您。"王铁柱握着她的手,做出了这个影响他后半生的决定。
陈慧敏当时就在病床边,听到这话立刻就炸了:"你一个侄子凭什么做主?我才是她的女儿!"
"那你照顾啊,我又没拦着你。"王铁柱看着这个比自己大七岁的表姐,心中涌起一阵厌恶。
陈慧敏的脸瞬间涨红了:"我工作忙,哪有时间天天伺候一个瘫子!"
就这样,王铁柱把姑姑接到了自己只有五十平米的小屋里,开始了长达22年的照顾生涯。
那时候的陈秀花还有些积蓄,每个月能给他五百块钱作为照顾费,虽然不多,但至少能贴补一些家用。
最初的几年是最难熬的,陈秀花因为突然瘫痪,脾气变得异常暴躁,经常无缘无故地发火,摔东西,甚至用难听的话骂他。
"你就是想要我的房子,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小心思!"这是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每当听到这话,王铁柱心里都像被刀割一样疼,但他从来没有反驳过一句,只是默默地收拾着被摔碎的碗筷,继续做着该做的事情。
张小芳那时候刚怀孕,孕吐得厉害,还要忍受陈秀花的坏脾气,经常躲在厨房里偷偷抹眼泪。
有一次,陈秀花因为饭菜不合胃口,把一整盆汤都泼在了地上,张小芳终于忍不住了:"妈,我们这样照顾您,您怎么能这样对我们?"
"你算老几?这里轮得到你说话吗?"陈秀花恶狠狠地瞪着她。
那天晚上,张小芳哭着对王铁柱说:"我受不了了,要么把她送走,要么我回娘家。"
王铁柱抱着妻子,心里也说不出的委屈,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再忍忍吧,她现在心情不好,过一段时间就会好的。"
02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王铁柱的生活完全被照顾姑姑这件事占据了。
每天早上五点半准时起床,先给陈秀花翻身,然后准备早饭,喂她吃完后给她擦身、换尿布,这一套流程下来就要两个小时。
他原本在一家工厂上班,但因为需要经常请假回家照顾姑姑,最终被开除了,只能在附近找一些零工来做。
儿子王小明出生后,家里的开支更大了,而陈秀花的积蓄也在一点点减少,每个月给的照顾费从五百降到了三百,后来干脆就不给了。
"我的钱都花完了,以后你们就当做善事吧。"陈秀花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里没有一丝愧疚。
王铁柱没有说什么,继续默默地照顾着她,但生活的压力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为了省钱,一家四口挤在那间小屋里,王小明从小就没有自己的房间,只能在客厅里搭个小床睡觉。
其他孩子都有玩具,有新衣服,王小明却只能穿着别人给的旧衣服,玩着用纸板做的"玩具"。
有一次学校开家长会,老师当着所有家长的面说:"王小明同学很聪明,但是家里条件有限,希望家长能多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环境。"
那天王铁柱走出学校后,蹲在路边哭了很久,他觉得自己对不起儿子,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张小芳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的怨气越来越重,经常在深夜里默默流泪。
"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上兴趣班,我们连给小明买本课外书的钱都要考虑半天。"她有时候忍不住会抱怨几句。
王铁柱每次听到这话都心如刀绞,但他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不可能再回头了。
最让他难受的是,陈慧敏偶尔会来看看陈秀花,每次来都是空着手,看一眼就走,临走时还会说一些风凉话。
"铁柱啊,你这样照顾我妈,将来肯定不会亏待你的。"这话听起来像安慰,但王铁柱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陈秀花听到女儿这样说,脸上会露出一种奇怪的表情,但从来不接话。
有一次王铁柱无意中听到陈慧敏在电话里对别人说:"我妈有个傻侄子照顾,我就不用操心了,等她死了房子还是我的。"
那一刻,王铁柱心里涌起一阵寒意,但他告诉自己,也许是自己听错了。
03
2010年,照顾陈秀花已经12年了,王铁柱的头发开始花白,腰也因为长期弯腰照顾她而变得佝偻。
这一年,陈秀花突然得了肺炎,住院治疗花了三万多块钱,这笔钱几乎掏空了王铁柱家的所有积蓄。
"妈,我们真的没钱了,您看能不能让慧敏姐也出一点?"张小芳鼓起勇气提出了这个建议。
王铁柱给陈慧敏打电话,对方在电话里推三阻四:"我最近手头也紧,而且我妈的房子写的是你的名字,将来房子给你了,这点医疗费算什么?"
"什么房子写我名字?我怎么不知道?"王铁柱一头雾水。
"我妈没告诉你吗?她早就把房子过户给你了,说是感谢你这么多年的照顾。"陈慧敏在电话里笑得很奇怪。
王铁柱挂了电话,激动地跑去问陈秀花:"姑姑,您真的把房子给我了?"
陈秀花看着他,眼神里有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情绪:"是啊,那房子以后就是你的了。"
那一刻,王铁柱觉得这12年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他激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回到家后,他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张小芳,妻子也高兴得跳了起来:"太好了,小明以后就有房子住了!"
从那天开始,王铁柱照顾陈秀花更加用心了,他觉得姑姑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是认可他的。
然而好景不长,2012年的一天,陈慧敏突然带着律师来到了王铁柱家。
"我妈年纪大了,容易糊涂,之前的房产过户是无效的,现在要重新办理手续。"律师拿出一份文件。
陈秀花躺在床上,面对女儿和律师,竟然点头同意了。
"姑姑,您这是为什么?"王铁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慧敏说得对,我老糊涂了,房子还是应该给女儿。"陈秀花避开了他的目光。
那天办完手续后,陈慧敏临走时拍了拍王铁柱的肩膀:"你放心,我妈不会亏待你的,将来肯定会给你留点什么的。"
王铁柱站在那里,感觉天都要塌了,但他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
张小芳知道这件事后,在家里大哭了一场:"我们图什么啊?这么多年的辛苦都白费了!"
但王铁柱依然没有放弃,他告诉自己,也许姑姑有她的苦衷,也许她会用其他方式补偿自己。
04
最后的十年是最艰难的,陈秀花的身体越来越差,需要更多的照顾。
她开始出现老年痴呆的症状,经常忘记王铁柱是谁,把他当成陌生人,大声呼救说有坏人要害她。
有时候她会在半夜里大哭大闹,说看到了死去的丈夫,要跟他一起走。
王铁柱每天晚上都不能安稳睡觉,经常被她的叫声惊醒,然后花很长时间哄她安静下来。
白天的时候,他还要给她喂饭、喂药、换尿布、擦身子,这些事情一天要重复无数遍。
王小明已经上了初中,看着父亲日渐憔悴的样子,经常偷偷抹眼泪。
"爸,您太辛苦了,要不我们还是把太奶奶送到养老院吧。"儿子心疼地说。
"不行,我答应过要照顾她到最后,不能食言。"王铁柱摸摸儿子的头。
张小芳的身体也因为长期的劳累和压力而变差,经常生病,但她从来不敢去医院检查,因为家里实在拿不出看病的钱。
这些年来,陈慧敏来看陈秀花的次数越来越少,有时候一年都不来一次。
每次王铁柱打电话让她来看看,她总是说工作忙,没时间。
"我知道你照顾得很好,我很放心。"这是她的口头禅。
2018年,陈秀花的病情急剧恶化,经常昏迷不醒,医生说随时都可能走。
王铁柱守在她床边,寸步不离,连续几天几夜没有合眼。
那段时间,他经常看到陈秀花醒来后用一种很奇怪的眼神看着他,嘴巴动着想说什么,但总是说不出来。
"姑姑,您想说什么就说吧,我听着呢。"王铁柱握着她的手。
陈秀花努力地想要说话,但最终还是闭上了嘴巴,眼泪从眼角流了出来。
临终前的最后几天,她总是紧紧握着王铁柱的手不肯放开,眼神里有一种深深的不舍和愧疚。
2020年3月15日的凌晨,陈秀花走了,走得很安详,手里还握着王铁柱写给她的一封信,信上写着:"姑姑,谢谢您这22年来对我们一家的信任,我不后悔照顾您,这是我应该做的。"
05
陈秀花的葬礼办得很简单,来的人不多,主要是一些老邻居和远房亲戚。
陈慧敏穿着一身黑色的职业装,脸上的妆化得很精致,看起来更像是来参加商务会议而不是母亲的葬礼。
"我妈这辈子也算是有福气了,有铁柱这样的好侄子照顾。"她在众人面前这样说,语气里带着一种奇怪的满足感。
葬礼结束后的第二天,陈慧敏就拿着遗嘱来了。
"这是我妈生前立的遗嘱,经过律师公证的。"她把文件摊开在桌子上。
遗嘱上写得很清楚:房产留给女儿陈慧敏,存款80元留给侄子王铁柱。
王铁柱看着那个数字,感觉血液都凝固了。
"姑姑的存款就只有80块钱?"他不敢相信。
"就是80块,我妈这些年看病花了不少钱,就剩这点了。"陈慧敏说得很轻松。
张小芳在旁边听着,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这么多年了,就80块钱?"
"你们也别这样,80块钱也是钱啊,而且我妈能活这么久,多亏了你们的照顾,这份情我们记着呢。"陈慧敏的话听起来像是在安慰,但语气里没有一丝真诚。
办完过户手续后,陈慧敏拿着房产证,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房子现在值300万呢,我妈眼光真好,当年买在了这个地段。"
王铁柱拿着那张只有80元的存折,手在不停地颤抖。
22年来,他从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了满头白发的中年人,儿子从襁褓中的婴儿长成了少年,妻子从年轻漂亮的新娘变成了过早衰老的中年妇女。
这22年里,他们一家三口为了照顾陈秀花,放弃了太多太多的东西。
现在,这一切都结束了,他得到了80块钱。
第二天,王铁柱独自一人来到银行,准备把这80块钱取出来。
当柜台小姐告诉他余额时,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涌了出来。
周围的人都在看着他,窃窃私语,但他已经顾不上这些了。
他想起了22年前那个秋天,想起了姑姑临终前想要说出却没说出的话,想起了陈慧敏每次来时那种奇怪的笑容。
突然,他想起了一个细节,陈秀花临终前一直紧握着的那封信,信封背面好像还写着什么字。
他从口袋里掏出那封信,翻过来一看,顿时愣住了。
06
信封背面用陈秀花颤抖的笔迹写着一行字:"密码是小明的生日,真正的遗嘱在保险柜里。"
王铁柱的手开始剧烈颤抖,他立刻冲出银行,直奔陈秀花的老房子。
陈慧敏已经开始清理房间,准备装修出租,看到王铁柱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脸色瞬间变得难看。
"你来干什么?房子已经是我的了!"她挡在保险柜前面。
"让开!"王铁柱推开她,输入了儿子的生日数字。
保险柜打开了,里面有一份手写的遗嘱,还有一个厚厚的存折。
遗嘱上写着:因慧敏多年不尽孝道,特将房产及全部存款留给悉心照顾我22年的侄子王铁柱,此前所立遗嘱均为被迫所写,特此声明。
存折上的数字让王铁柱眼前一黑:1,280,000元。
"这不可能!这份遗嘱是假的!"陈慧敏疯狂地想要抢夺遗嘱。
王铁柱紧紧抱着这些文件,眼泪再次涌了出来,但这一次,是因为震惊和感动。
原来姑姑一直都知道,她知道女儿的自私,知道侄子的善良,她只是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着真正爱她的人。
那个80元的遗嘱,是陈慧敏威逼她写的,真正的遗嘱,她藏在了只有王铁柱能找到的地方。
07
事情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原来这些年来,陈慧敏一直在暗中威胁陈秀花,说如果不把房子留给她,就不让王铁柱再照顾她,要把她送到最差的养老院去。
陈秀花为了不连累王铁柱,只能表面上答应女儿的要求,但她心里比谁都清楚,谁才是真正爱她的人。
她偷偷把自己这些年的退休金和医保报销的钱都存了起来,还把房子通过另一个律师秘密过户给了王铁柱,所有的手续都是合法有效的。
那个80元的存折,是她专门开的一个新账户,就是为了应付女儿。
"我早就知道慧敏的真面目了,她只想要我的房子,从来没有真心关心过我。"陈秀花在真正的遗嘱里写道,"而铁柱,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好的人,他值得拥有这一切。"
陈慧敏看到真相败露,彻底疯狂了:"这不公平!我是她的女儿!亲生女儿!"
"女儿又怎样?22年来你来看过她几次?每次来都是空手,走的时候还要带走点什么。"王铁柱终于爆发了,"而我,为了照顾她,放弃了工作,放弃了前程,我儿子从小就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
邻居们都围了过来,听说了事情的经过,纷纷为王铁柱叫好。
"铁柱这孩子是个好人,这22年我们都看在眼里。"
"慧敏这个女儿真是太过分了,老太太活着的时候不管,死了就想要房子。"
"老太太做得对,房子就应该给铁柱!"
陈慧敏在众人的指责声中灰溜溜地离开了,临走时还放狠话:"我要去法院告你们,这房子是我的!"
但律师告诉她,陈秀花的真正遗嘱完全合法有效,她没有任何胜诉的可能。
08
一个月后,王铁柱一家搬进了那套三百万的豪宅。
王小明终于有了自己的房间,张小芳也不用再为生计发愁,一家人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但王铁柱最高兴的不是得到了房子和存款,而是终于明白了姑姑临终前想要说的话。
她想说的是:"谢谢你,铁柱,你是我这辈子最亲的人。"
每天晚上,王铁柱都会在陈秀花的照片前坐一会儿,跟她说说话。
"姑姑,您知道吗?小明现在成绩可好了,老师说他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小芳的身体也好多了,她说要开个小店,我支持她。"
"我们都很想您,虽然照顾您很辛苦,但那是我这辈子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事情。"
有时候,王铁柱会想起那天在银行里痛哭的自己,现在想来,那眼泪里有委屈,有绝望,但更多的是对姑姑的不舍和怀念。
他永远不会忘记,当初决定照顾姑姑时的那份初心,不是为了房子,不是为了钱,只是因为她是自己的亲人,需要有人照顾。
现在,姑姑用她的方式回报了他,但王铁柱知道,即使没有这些回报,他也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
因为在这个越来越冷漠的世界里,能够坚持做一个善良的人,本身就是最大的财富。
王小明经常问父亲:"爸,您后悔照顾太奶奶这么多年吗?"
王铁柱总是会摸摸儿子的头,认真地说:"不后悔,永远不后悔。善良的人,老天爷是不会亏待的。"
夕阳西下,王铁柱站在阳台上,看着远方的夕阳,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22年的坚持,终于得到了最好的回报,但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人间真情,什么叫做血浓于水的亲情。
这份情,比任何金钱都珍贵,比任何房产都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