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减税狂欢下的美国财政黑洞
“用关税战养减税,特朗普的‘经济魔术’为何连马斯克都看不下去了?”
当全球首富马斯克公开炮轰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时,这场看似共和党内部的税收狂欢,正暴露出美式资本主义最危险的裂缝——一边是富人更富的减税盛宴,一边是3.8万亿美元的财政窟窿。这场由关税幻想支撑的“经济奇迹”,真的能让美国再次伟大,还是加速坠入债务深渊?
减税“毒糖果”:谁在受益,谁在埋单?
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堪称“劫贫济富”的教科书:将个税与遗产税减免永久化,允许企业全额抵扣研发支出,甚至对小费收入免税。表面上是“刺激经济”,实则78%的减税红利流向了年收入50万美元以上的群体。与之形成尖锐对比的,是法案对医疗补助和食品券的削减——最贫困家庭的平均资产将缩水2.3%。
更讽刺的是,特斯拉等新能源企业原本享受的税收抵补被废除,直接触怒了马斯克。这位曾与特朗普称兄道弟的科技巨头,如今怒斥法案“用中产的血肉喂养华尔街的秃鹫”。
关税烂尾后的财政噩梦
特朗普曾信誓旦旦:对外关税战收入将覆盖减税成本。但现实是,中国、欧盟的反制让美国关税收入不增反降,所谓“自给自足”的算盘彻底落空。根据Tax Policy Center测算,即便算上福利削减,“大而美”法案仍将在未来十年扩大财政赤字1.7万亿美元。
更危险的,是法案中遍布的“定时炸弹”——大量减税条款仅限特朗普任期生效。这意味着2028年后,要么财政悬崖突然降临,要么两党被迫再度妥协延长政策,形成恶性循环。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警告:“这不是经济刺激,而是给下一代埋下债务地雷。”
美式资本主义的终极悖论
从里根时代的“涓滴经济学”到如今的“大而美”法案,共和党始终迷信减税能创造繁荣。但历史数据显示,美国企业税率从35%降至21%后,企业投资增长率反而从5.1%下滑至2.4%。当财富持续向上聚集,底层消费力枯竭时,任何减税都是饮鸩止渴。
马斯克的倒戈或许是个隐喻:当连既得利益者都开始质疑游戏规则时,这套制度的合法性正在崩塌。美国需要的不是“让少数人再次伟大”,而是一场彻底的社会契约重构。
减税不是魔法,债务更不会消失。当马斯克们都在逃离这场狂欢,普通人的生存困境又该向谁索赔?或许正如《纽约时报》的嘲讽:“特朗普的‘伟大’,终究是财政赤字簿上一个虚张声势的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