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 “勇士” 队地勤在中国整活,往苏 - 35S 发动机处加啤酒?实为南昌航展官方趣味互动,并未真正注入战机

新闻动态 2025-11-23 11:33:33 113

俄罗斯空天军“勇士”飞行表演队的官方群组,在11月3日发布了一段视频,画面中一名地勤人员蹲在苏-35S战斗机的机身背部,打开发动机附件机盖,

像模像样地将一罐“六只天鹅”啤酒往AL-41FS发动机里加。 这段视频迅速在网络上引爆热议,不少人惊呼:苏联空军往发动机加啤酒的传说成真了!

但这一幕真的可能发生吗? 战斗机发动机里加啤酒,究竟是毛子式的豪放,还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表演?

如果你以为俄罗斯地勤会真的把啤酒灌进价值数千万美元的发动机里,那可能就太小看现代航空维护的严谨性了。

首先,啤酒这种成分复杂的液体混合物,根本不可能被加入飞机的燃油或滑油系统。

啤酒中含有的大麦谷蛋白等杂质,在发动机高温高压的极端环境下,极易结块凝固,堵塞精密油路。

一旦滑油油路堵塞,发动机轴系将失去润滑,涡轮抱死导致空中停车是大概率事件。

任何一个理智尚存的地勤人员,都不会拿自己的职业生涯和战机安全开玩笑。

那么,为什么会有“地勤喝防冻液”这样的都市传说流传? 这要从戈尔巴乔夫时期的禁酒令说起。

当时连军队的伏特加配给都被取消,嗜酒如命的苏联人开始寻找各种酒精“代用品”,飞机防冻液便是其中之一。

但防冻液的主要成分乙二醇具有强肾毒性,少量饮用即可导致急性肾衰竭,真正敢喝的人少之又少。

更何况,苏-35S的防冻液加注口位于前起落架舱,而非发动机部位,视频中的操作位置明显不对。

事实上,“勇士”队深谙如何制造热点。 去年在珠海,今年在南昌,他们的地勤都会购买大量青岛啤酒堆上伊尔-76MD运输机,甚至被拍到维护结束后席地而坐直接畅饮的场景。

更幽默的是,一次飞行后地上竟多出一块飞机蒙皮,让人哭笑不得:这飞机零部件还能越修越多?

此次南昌飞行大会上,俄罗斯地勤还展示了一个巨大的东风-5C洲际弹道导弹抱枕,抱着它登上运输机,瞬间制造出“俄罗斯采购东风-5C”的热点。

这种对刻板印象的幽默自黑,展现了他们独特的营销智慧。

苏-35S作为四代半战斗机,其AL-41FS推力矢量发动机是实现“眼镜蛇”、“钟”等超机动动作的关键。

这台精密机械的滑油加注有严格标准,任何非标准液体的注入都可能造成数百万美元的损失。 但“勇士”队选择在航展这种公开场合“整活”,恰恰说明他们对飞行安全的信心。

除了地面整活,“勇士”队在飞行表演中也给了观众惊喜。 他们在南昌再次打起了红外干扰弹,天空之舞配合绽放的光束令人震撼。

这与之前因安全考虑暂停发射干扰弹的做法形成对比,显示出他们对现场风险的精准把控。

更让军迷兴奋的是,部分爱好者获得了近距离接触苏-35S座舱的机会。 从显示器到控制面板,这款与F-15EX、歼-16同级别的战斗机内部细节被展示。

这种开放性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也让南昌飞行大会真正成为了“人民航展”。

从技术角度看,视频中地勤“加啤酒”的位置对应的是发动机滑油箱。 这里必须加注符合规格的航空滑油,而非任何替代品。

啤酒中的水分、糖分等成分会在高空低温环境下结冰,或高温下碳化形成积垢,对发动机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俄罗斯地勤的这些行为,看似随意却处处透着精心设计。 他们购买本地品牌“六只天鹅”啤酒,展示东风-5C抱枕,都显示出对中国文化和观众心理的深入了解。

这种基于刻板印象的幽默自黑,反而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航展的本质是展示飞行器的性能与魅力,但如何让专业展示变得生动有趣,是需要技巧的。

“勇士”队的整活行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严肃的军事展览注入了轻松的氛围。 当观众笑着讨论“加啤酒”视频时,对苏-35S及其表演队的印象也自然加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