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战IPO,固态电池卖铲人,为何不服输!
固态电池迭代提速,先导智能抢占先机
当前,占据市场主流的液态锂离子电池,在续航能力与安全性能上已逐渐显现短板。
正因如此,可突破传统锂电池能量密度限制、规避燃烧爆炸隐患的固态电池,成为众多企业争相布局的焦点。
2025年4月,宁德时代的凝聚态半固态电池实现量产;5月,国轩高科“金石电池”步入中试预量产阶段;9月,亿纬锂能“龙泉二号”全固态电池顺利下线……
这些实打实的技术突破,都预示着更为安全高效的电池新纪元正在加速到来。
据预测,固态电池有望在2027年进入小规模量产阶段,到2030年左右开启大规模商用,届时市场规模将达到100GWh。
古语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由于固态电池的材料与结构体系和现有液态电池存在差异,其生产线路需进行部分重构。这意味着,固态电池产业崛起之际,产业链上游的设备企业或将率先迎来发展机遇。
赢合科技、纳科诺尔、先导智能等国内优秀固态电池设备企业,均已在这一产业浪潮中积极布局。
不过,尽管锂电设备行业已发展多年且相对成熟,但受设备品类繁杂、研发门槛居高不下等因素影响,全球绝大多数设备企业仍只能聚焦个别生产环节,具备全线供应能力的企业寥寥无几,这仍是行业普遍面临的困境。
而固态电池生产工序繁多,电池厂商为保障产品一致性并实现问题可追溯,迫切需要设备商提供完整的电池生产线解决方案。
先导智能率先攻克了这一行业难题,成为全球首个能够提供固态电池整线设备的企业。
这一稀缺的竞争优势,成功赢得了宁德时代的认可与合作。
从关联交易来看,双方合作往来十分密切。2022年,宁德时代向先导智能采购商品及劳务的金额高达55亿元,先导智能也成为其最大的关联交易方。
尽管2023年双方交易规模有所缩减,但在2024年末,两家公司再度签署了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
协议内容显示,首先,宁德时代将优先采购先导智能的涂布、辊压、叠片等电芯核心生产环节设备。
其次,双方明确提出将联合探索固态电池、钙钛矿等前沿技术领域。
最后,宁德时代承诺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会提前与先导智能共享其新建产能的规划信息。
由此可见,此次协议并非简单的续约。相较于2021年的合作协议,其超越了单纯的买卖往来,升级为全方位的战略协作。
当然,业务覆盖全面并不等同于“样样顶尖”,毕竟诸多优秀企业都是通过深耕特定领域才实现技术专精的。
有人或许会产生疑问:先导智能的全线路布局,是否意味着其在技术深度上有所欠缺?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先导智能实现了广度与深度的双重兼顾。
要知道,固态电池设备涵盖前道、中道、后道三大工序模块。
其中前道工序的技术变革最为显著。先导智能在前道工序中实现了固态电解质膜制备技术的突破,达成了薄膜的连续均匀生产,厚度控制精度达到微米级别,为电池性能一致性筑牢了基础。
在中道工序方面,公司研发出多层层压与精准对齐设备,成功解决正负极与电解质多层结构的叠片难题,对齐误差控制在0.1mm以内,大幅优化了界面接触质量。
最为关键的是后道工序的突破。2024年,先导智能率先研发出压力可达600MPa、控温150℃、精度±2%的等静压设备。
实测数据表明,在500MPa压力、85℃环境条件下,该设备可将固-固界面致密度提升至95%,远超传统辊压技术85%的水平。
上述技术优势,正是先导智能与同行拉开差距、获得头部企业青睐的核心原因。
2024年,公司以15.5%的市场份额稳居全球最大锂电池智能装备供应商之列,国内市场份额更是高达19%,客户涵盖宁德时代、特斯拉、比亚迪等全球顶尖企业,实力毋庸置疑。
向来不满足于单一领域发展的先导智能,业务布局并非局限于固态电池领域。
公司的业务版图还延伸至光伏智能装备、3C智能装备、智能物流系统、氢能装备等多个关键产业领域。
在光伏领域,其TOPCon电池整线设备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0%;氢能板块,电解槽智能产线已成功交付国家能源集团等重点项目;3C智能检测设备精度达到99.95%,为苹果、华为等高端客户提供服务。
与多业务线协同发展相伴的,是先导智能坚定的出海战略。
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达11.54亿元,同比增长5.42%,占公司总营收的17.46%。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同期公司海外业务毛利率高达40.27%,较国内32.34%的毛利率水平高出近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海外市场拓展能够显著增强先导智能的盈利能力。
为更好地配套头部客户的海外扩产计划,先导智能于2025年8月再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这是继2月25日首次递表失效后的第二次尝试。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宁德时代在香港募资353亿港元,其中90%的资金用于匈牙利工厂建设。
因此,先导智能此次赴港上市,正是为了紧跟大客户的海外布局步伐,增强海外本地化配套能力,进一步开拓欧洲及全球市场。
多业务线与海外市场的双重发力,推动公司业绩实现回升。
2025年上半年,先导智能实现营收66.1亿元,净利润7.4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1.19%,成功扭转了2023-2024年连续下滑的态势。
最后进行总结。
先导智能凭借在固态电池整线设备领域的稀缺布局、多领域技术协同能力以及坚定的出海战略,已构建起清晰的发展路径。
未来,随着固态电池商用进程的加速推进,先导智能有望持续受益,进一步巩固其全球高端装备龙头的市场地位。
以上分析不构成具体买卖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