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森特恳请中国宽宏大量,推迟稀土限制,愿意延长关税暂停时间

意昂体育介绍 2025-10-27 05:00:16 153

中国的“稀土核弹”一炸响,美方高层这几天真是急得不行了。除了特朗普第一时间发表了一篇长长的文章,满满都是对中国的愤怒宣泄之外,美国财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也纷纷对华叫嚣,表现得焦虑得不得了。

10月15日,贝森特在新闻发布会上一开口,就把原本正常的贸易政策讨论变成了一场情绪的大起大落。

这位美国高官一开始就把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说成是在“对抗整个世界”,紧跟着又拿“85名参议员支持加征500%关税”来威胁中国,最后却突然改口,乞求中国“网开一面”,想用延长关税暂停的方式,换取稀土管制的推迟执行。

这出一会儿嚣张,一会儿又低头求饶的戏码,把美国在稀土问题上的焦虑全都露了馅儿。可是,聪明人都知道,这不过是特朗普政府玩弄“空中楼阁”的老招数罢了。中国既不会被吓倒,也不会被“甜头”迷惑。

先聊聊贝森特嘴里那句“对抗全世界”到底有多站不住脚。根据新华社10月9日的权威解读,这次中国对一些带有中国成分的境外稀土相关产品采取管控措施,完全是按照《出口管制法》和《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的合法程序来的。

稀土这个东西,不能简单看成普通的商品,它可是硬核的军民两用资源,从智能手机的芯片,到隐形战机的涂层,再到新能源汽车的电机,以及导弹的制导系统,几乎都少不了这种“工业维生素”。

对这类敏感物资采取出口管制措施,实际上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常规操作。就算是美国,每年也会不断修订数十个出口限制清单。为什么到了中国这里,却被说成是在“对抗全世界”呢?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管制措施背后有着明确的现实原因。商务部发言人已经说明得很清楚,近年来一些境外组织和个人将中国原产的稀土控制物品经过加工后转用到军事敏感领域,直接威胁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与稳定。

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控制,不仅是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也是履行防止扩散的国际责任。而且,这次的管制范围挺有限,还特别设立了人道主义豁免条款和合理的过渡期,对紧急医疗、灾害救援等用途的出口都给予了批准,充分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反思美国那边,一边常常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给中国企业设下技术封锁的障碍;另一边又对中国的正常管理指指点点,双标的意味真是太明显了。

再看看贝森特拿出来吓唬中国的“500%关税”大棒,其实更像是虚有其表。高盛集团在10月12日发布的报告已经揭穿了美国关税政策的谎言——所谓“贸易伙伴承担关税成本”不过是政客们的一场自我欺骗罢了。

数据显示到6月为止,美国消费者已经背了22%的关税负担,而企业方面则承担了64%;如果新一轮关税措施实行的话,到年底消费者的负担比例会涨到55%,企业的承担比例则会降到22%。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估算更直白:今年新加的关税会让美国家庭多花大概要多出2400美元,短时间内,服装和鞋子价格可能分别上涨38%和40%。

你得知道啊,8月份美国核心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同比涨了2.9%,7月份生产者价格指数环比涨了0.9%。在通胀压力这么大的时候,加征对华500%的关税,无疑是在帮美国的消费者和企业雪上加霜。

要知道,经过今年上半年的贸易战折腾,美国早就没有底气再发动第二轮大规模的贸易战了。

记得之前美国对华加关税的后果嘛:农产品出口一下子大减,制造业的成本也跟着飞涨,零售商们集体出声抗议了。

现在贝森特说有85个参议员站队支持加关税,但真到了投票那天,那些代表农场和制造业的州的议员们还会轻松点头同意吗?

大概未必能如愿。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评论说得挺直白:“制造商正被通胀折磨,想把关税的负担转嫁给早就累垮的消费者,也只是个时间问题。”贝森特用这种注定会反噬自己的招数来威胁中国,实在没啥杀伤力。

用“延长关税休战期”来诱惑中国,这事儿说得真是荒唐。关税本身就是美国单方面加上的,暂停加征只不过是停止对中国的打击而已,现在居然把这当成个筹码,要中国在核心利益上让步,这不就是敲诈勒索吗?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九个月,中国稀土的出口总量达到了48,355.7吨,九月的单月出口是4,000.3吨。这些出口都是在遵守国际惯例和中国法律的基础上完成的。

稀土不是美元,也不是美国想印多少就印多少的货币,而是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硬通货。想要确保稳定的稀土供应,美国应当采取平等协商的方式,与中国开展合作,而不是玩那种“进三步退两步”的把戏。

其实,美国真正担心的不是别的,而是自己稀土供应链那脆得要命的毛病。长期以来,美国一直靠中国的稀土资源链走每天的日子,本土的开采和加工能力实在不行,严重跟不上需求。

尽管这几年美国一直在努力推动稀土产能回流,但从矿山开采到分离提纯,整个产业链重建得得耗上好几年,还得砸大钱,同时还得面对环保方面的争议和不少阻碍。

中国在稀土的分离提纯技术和产能方面占据了全球90%以上,这样的产业优势不是几天两天就能取代的。贝森特的焦虑发声,也正说明美国在稀土问题上是真的扛不起呀。

回想中美贸易摩擦的走向,美国老是在用威胁和勒索的方式试图逼迫中国让步,可事实已经反复证明,这套把戏行不通。中国一向不怕压力,也绝对不会接受那种不公平的交易。

稀土管制这事儿,是咱们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正当的手段,别说美国几句威胁或诱饵就要改变心意。要是真想解决问题,倒不如拿出点真诚来,把“零和博弈”的想法扔一边,心平气和坐到谈判桌上,和中国平等沟通。要是还跑回那套“威胁利诱”的老伎俩,最后只会自讨苦吃,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贝森特在新闻发布会上的不一贯言行,其实就是美国对华政策难题的一个缩影:一方面,想要遏制中国的崛起,可又离不开中国的供应链;一方面,想用关税大棒打击中国,但又担心会影响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还想在稀土问题上施加压力,可又不得不承认中国在产业方面的强大优势。

这种左右为难的局面,归根结底就是美国对中国实力逐步增强难以适应,体现出霸权思维和现实利益之间的撞击。

现在的局势已经不同了,中国不再是那个可以随意欺负的国家。对于关系到核心利益的问题,中国既有坚定的决心,也有充足的能力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与其在紧张中上演那种“威胁利诱”的把戏,不如早点认清形势,学会用平等和尊重的态度跟中国交往,这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唯一正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