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供稀土最难熬,德企:还不如成为中国一个省,欧盟对华表达不满

意昂体育介绍 2025-07-10 11:51:18 161

欧盟外长卡拉斯与中国外长王毅握手的画面刚出现在布鲁塞尔会场,一场关于稀土的博弈就浮出水面。

7月2日举办的第13次中欧战略对话现场,欧盟电池工厂老板一句"不如申请成为中国省份"的辛辣吐槽,直接把稀土问题推上谈判桌的C位。

这场持续了三个多小时的闭门会谈火药味十足。

欧盟提出的五张"问题清单"里,中国控制稀土出口的举措排在最前面。

比利时首家氢氧化锂电池厂CEO斯特凡对着媒体大倒苦水:"我们的原材料审批卡在中国海关两个月了,现在生产线都快断顿了,要不欧盟直接挂上五星红旗当中国省份算了?"这个"黑色幽默"背后,是欧洲新能源车企正面临的集体焦虑——去年德国汽车业从中国进口的稀土产品中,有八成遭遇了类似延误。

欧洲人的抱怨有他们的算盘。

今年前五个月中国稀土出口量同比降了12%,但价格却涨了三分之一。

布鲁塞尔把这归结于"非市场行为",可数据说话:国内新能源车销量激增导致上游需求暴增才是主因。

在江西赣州的稀土矿区,五家主要企业的生产线全开,但客户清一色是国内车企。

"现在哪家企业不是优先保障国内订单?"某冶炼厂负责人边检查刚下线的镨钕金属边说。

俄乌冲突意外成了谈判桌上的催化剂。

欧盟咬定中国企业通过第三国向俄罗斯输送军民两用物资,却拿不出过硬的证据。

北京亮出海关数据正面硬刚——今年对俄出口额中96%都是民用商品。

更让欧洲尴尬的是,中国海关总署刚更新的出口管制清单新增了三项稀土加工技术,这被外媒称为"卡住了欧洲电动车的七寸"。

中东局势反倒让中欧找到了共同语言。

会谈室里双方代表难得达成共识:决不能让德黑兰真的跨过核门槛。

欧盟私下请求北京用石油进口当筹码施压伊朗,不过明眼人都清楚,中国企业每天从波斯湾运回的60万桶原油可不是摆设,要平衡能源安全和外交博弈,这个杠杆可不是说动就能动的。

会场外的咖啡厅里,有观察家注意到一个细节:斯特凡那家电池厂60%的负极材料其实来自非洲矿区,但通过中国企业的精炼加工后才达标。

这恰恰暴露出欧洲在稀土产业链上的结构性短板——从采矿到分离提纯的技术专利,中国手握3400多项,足足是欧洲的三倍。

随着中欧峰会临近,这场围绕稀土的拉锯战远未落幕。

但无论是王毅重申的"双循环"发展格局,还是赣州矿区24小时运转的传送带都在证明: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棋局里,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握有真正的主动权。

本账号发布的国际资讯及相关内容,信息源自公开渠道,虽尽力核实,但国际形势瞬息万变,内容或存时效性、准确性不足等情况。文中观点仅为个人见解,不代表任何官方立场,亦不构成投资、决策等建议。因使用本内容产生的一切后果,本账号及作者概不负责。若内容存在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感谢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