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有新变化,规定“4类”人不需缴纳社保费,你是其中之一吗?

产品展示 2025-11-20 10:51:01 136

上个月,我朋友李大哥打来电话,声音里带着焦虑:"你听说了吗?9月1日起所有人都必须缴社保了,没有任何例外!我们公司几个退休返聘的老师傅都慌了,难道已经领退休金了还得再交社保?这不是重复缴费吗?"

听完他的话,我忍不住笑了。这种"全员必须缴社保"的说法在最近确实传得沸沸扬扬,但实际上存在不少误解。2025年社保新规确实强化了强制缴纳的力度,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要无差别缴纳。有些人群因为特殊情况,法律明确规定可以不缴或少缴社保费。

2025年9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二)》中明确: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不缴社保,或劳动者自愿放弃社保的协议或承诺,均属无效。这条规定让很多企业和个人陷入了恐慌,纷纷以为"所有人都必须缴社保",但事实远非如此简单。

根据最新规定,以下4类人群是可以合法免缴社保的,他们的情况各不相同,但都有法律依据。接下来,我们就详细了解一下,看看你是否也在其中。

第一类:已到法定退休年龄并领取养老金的人员

我朋友李大哥公司的那几位返聘老师傅其实完全不用担心。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已经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开始领取养老金的人员,即使被用人单位返聘继续工作,也不再需要缴纳社会保险。

道理很简单,这些人已经完成了社保缴费义务,正在享受养老待遇,如果再缴纳社保,反而会造成重复缴费。想想看,一边领退休金,一边又交养老保险,这不是自己和自己打架吗?

2025年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继续工作的人口比例已经上升到了38.2%,返聘人员已成为企业不可忽视的人力资源。对于这部分人群,法律明确规定他们与企业之间不是标准的劳动关系,而是劳务关系,因此不适用社会保险强制缴纳的规定。

当然,企业可以选择为返聘人员缴纳工伤保险单险种,这在上海等地已经开始试点。2025年上海规定,用人单位使用超龄就业人员可以自愿选择单险种参加工伤保险,发生工伤事故时可以按照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既保障了老年人权益,又不会造成重复缴费。

第二类:在校实习生

小王最近大四实习,在一家公司实习了3个月。按照以往的经验,实习生通常不需要缴纳社保。新规出来后,小王担心自己也要被强制缴纳五险一金,这会增加不小的经济负担。

实际上,小王完全不用担心。根据法律规定,全日制在校学生进行实习,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是实习关系,而非劳动关系。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实习只是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因此,用人单位不需要为实习生缴纳社会保险。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发生工伤,仍然需要得到相应的保障。上海等地已经开始试点实习生工伤保险单独参保,用人单位可以选择为实习生单独缴纳工伤保险,为实习生提供基本保障。

据2025年人社部数据,全国每年有约800万大学生参与企业实习,为他们提供合理的保障机制,既保护了学生权益,又不会给企业和学生增加过重负担,是一个平衡的选择。

第三类:新农合参保的特殊人群

随着2025年新农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标准的上调,个人缴费从2024年的380元提高到了410元。对于一些经济困难的群体来说,这样的缴费标准可能仍然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为了保障这些特殊群体的基本医疗权益,相关政策明确规定了4类可以享受减免政策的人群。

这4类人群分别是:特困农村家庭、农村低保户、农村五保户和中度及以上残疾人员。他们由于经济困难或身体残疾,无力承担逐年上涨的新农合费用,可以享受减免政策。

具体的减免标准各地略有不同。以湖南省为例,2025年对特困人员给予全额资助,对低保对象给予70%的资助,对残疾人员根据残疾等级给予30%-50%不等的资助。这样的政策设计,既保障了这些群体的基本医疗权益,又充分体现了社会保障的兜底作用。

第四类:特定情况下的灵活就业人员

随着新就业形态的兴起,灵活就业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对于灵活就业人员来说,社保缴纳一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按照规定,灵活就业人员可以自愿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但不强制参保。

不过,这种"自愿"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选择。如果灵活就业人员希望在退休后领取养老金,就必须累计缴纳满15年的养老保险;如果希望享受医保待遇,也需要按规定缴纳医疗保险。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合法地选择不缴纳社保。比如,如果你已经在单位缴纳了社保,那么作为灵活就业者的兼职收入,可以不重复缴纳社保。

李阿姨是一名退休教师,退休后在家开了个小书店。按照规定,她已经领取养老金,属于已退休人员,因此不需要为书店的收入再缴纳社保。同时,如果她雇佣了其他已退休的老人帮忙,也不需要为他们缴纳社保。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的新规定也给灵活就业人员带来了不少福利。比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可以用于支付近亲属的居民医保缴费;连续参保将享受奖励机制,对于连续参保满4年的人员,大病保险的最高支付限额将有所提高。

了解了这些可以不缴社保的情况,我们也应该清楚,社保缴纳的总体趋势是越来越规范、越来越严格。9月1日新规的核心,就是要杜绝那些通过"自愿放弃"等方式逃避社保缴纳义务的行为。

除了上面提到的四类人群,其他建立了劳动关系的人员,原则上都应当缴纳社保。尤其是以下几类人群,更应该引起重视:

所有用人单位的正式员工:无论企业规模(公司、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只要与全日制员工建立劳动关系,入职30日内必须办理社保登记并缴费。试用期员工同样必须参保,企业不得延迟或免除。

非全日制员工:每周工作时间不足用人单位规定的正常工作时间三分之一的非全日制员工,也需要缴纳社保。按照2025年的新规定,即使是钟点工,只要建立了稳定的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也应当为其缴纳社保。

劳务派遣人员:根据规定,劳务派遣人员的社会保险由派遣单位缴纳。派遣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规避社保缴纳义务。

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随着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农民工的社保权益保障也在不断加强。2025年已经全面取消了社保缴纳的户籍限制,农民工可以在就业地参加社保,并享受与当地职工同等的社保待遇。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缴纳社保呢?关键在于看自己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建立了劳动关系。判断是否存在劳动关系,主要看以下几点:

是否受用人单位的管理,遵守规章制度;

是否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工作;

所从事的工作是否为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如果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那么基本上可以认定存在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为你缴纳社保。

社保新规的出台,对企业和个人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企业来说,违规成本大幅提高。如果不按规定为员工缴纳社保,不仅要补缴历史欠费并加收每日0.05%的滞纳金,员工还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企业甚至可能面临1-3倍罚款和信用惩戒。

对于个人来说,也需要更加重视自己的社保权益。毕竟,社保不仅关系到退休后的基本生活保障,也关系到医疗、失业等方面的保障。如果发现用人单位没有为自己缴纳社保,可以通过劳动监察、劳动仲裁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不过,在实际操作中,社保缴纳也面临着一些实际困难。比如,一些小微企业负担较重,难以承担全额社保缴费;一些灵活就业人员收入不稳定,也难以持续缴纳社保。对此,2025年的政策也提供了一些解决方案:

针对小微企业,推出了社保补贴政策。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招用应届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等群体,可以申请社保补贴,减轻企业负担。

针对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了更多灵活的缴费选择。比如,可以选择按月缴费,也可以选择按季度或年度缴费;可以选择最低档次缴费,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选择更高档次。

对于特殊困难群体,各地也出台了相应的帮扶政策。比如,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等群体,给予社保费用全额或部分资助。

社保制度是一项长期性的制度安排,它不仅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理解社保政策,合理规划自己的社保缴纳,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应当树立守法经营、诚信用工的理念,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保,这不仅是法律要求,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对于个人来说,应当增强社保意识,主动了解社保政策,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对社保新政策已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社保新规确实加强了社保缴纳的强制性,但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要无差别缴纳。对于已退休返聘人员、在校实习生、新农合特殊群体和特定情况下的灵活就业人员来说,法律明确规定他们可以不缴或少缴社保费。

理解这些政策,对于企业和个人都有重要意义。企业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社保缴纳,合理降低用工成本;个人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社保缴纳,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李大哥的疑问,现在答案已经很明确了:已退休并领取养老金的人员,即使继续工作,也不需要重复缴纳社保。他完全可以放心地把这个消息告诉那几位返聘的老师傅,让他们不必为此担心。

社保政策会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调整完善,我们需要保持关注,及时了解最新政策变化,这样才能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社保缴纳,确保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失。

你是否也遇到过社保缴纳的困惑?你对社保新政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历和观点,我们一起探讨这个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话题。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资料、素材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皆来源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以上文章仅供参考,具体信息还是以官方通告为准。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