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果然有后手!美印越菲合围,中国稀土王牌告急,战火或将重燃

意昂体育介绍 2025-11-23 05:34:11 74

中美贸易战的硝烟看似散去,但真正的较量,或许才刚刚开始。

最近,不论是吉隆坡磋商还是釜山会晤,都给人一种双方暂时休战的错觉。

但特朗普政府的一系列动作,却像一盆冷水,浇醒了所有人。

这哪是调整期,分明是在为下一场更猛烈的风暴积蓄力量。

最近,美国那边消息不断,核心就两件事:一边给自己脸上贴金,一边往中国身上泼脏水。

美方官员贝森特就公开宣称,美国最多两年之内,就能在稀土上彻底“去中国化”。

这话的潜台词再明白不过了,就是告诉全世界:我们有实力,我们不怕你卡脖子。

这听起来像是在给自己打气,更像是一种自我安慰。

毕竟,美国超过五成的关键矿产都依赖从中国进口,想一两年就摆脱,谈何容易。

另一边,特朗普也没闲着,亲自下场炒作“中国威胁论”。

他先是下令重启核试验,然后就说,世界第三的中国,五年内就会在核武库规模上超过美国。

到了11月2日,他又抛出一个猛料,说“中国正在秘密测试核武器”。

这一套组合拳,目的就是把中国塑造成一个全球性的威胁,为自己后续的行动铺路。

印度倒戈?十年协议意味深长

光打嘴炮还不够,特朗普的“后手”是拉起一个针对中国的包围圈。

就在上周五的东盟会议上,美国战争部部长赫格塞斯,和印度国防部长辛格,签署了一份长达十年的防务伙伴框架协议。

这是一个极其重大的信号。

要知道,过去一段时间,美印关系可不算融洽。

但现在,印度防长辛格激动地表示,这个框架将开启美印防务关系的新时代,两国的战略契合度将因此大大增长。

这番话,无疑是对印太地区说的,更是对中国说的。

双方都有意淡化过去的紧张气氛。

印度总理莫迪感谢特朗普在排灯节期间发来的祝福,并承诺在反恐方面加强合作。

种种迹象都表明,美印正在迅速冰释前嫌,那个曾经标榜“不结盟”的印度,似乎正在动摇。

越南菲律宾也开始选边站

印度的动作只是个开始,中国的南海方向,也响起了警报。

10月31日,同样是在东盟峰会期间,赫格塞斯和菲律宾国防部长共同宣布,成立一支“菲律宾特遣队”。

美方的说法是,为了提升美菲在南海的联合行动、协同规划和互操作性。

说白了,就是要在南海地区更方便地挑衅中国。

紧接着,11月2日到3日,赫格塞斯又马不停蹄地访问了越南。

他一到越南,就送上了一份“大礼”:美国将向越南交付三艘巡逻艇,以及12架教练机中的首批3架。

送完军火,赫格塞斯还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

他说:“华盛顿希望与越南深化军事合作,美国也支持一个强大而独立的越南。”

支持一个强大独立的国家,在中国周边?

这意思就是,美国要扶持越南,让它成为能够在中国南大门制造麻烦的存在。

稀土王牌还能打多久

如果说军事上的合围是明枪,那么经济和产业链上的釜底抽薪,就是暗箭。

回到那个“两年稀土去中国化”的说法。

美方官员贝森特甚至公开称,中国用稀土作为筹码是“犯了一个大错误”。

为什么?因为美国已经开始行动了。

他们正在加速本土的稀土生产,同时扩大和澳大利亚等国的合作,试图构建一个完全绕开中国的替代供应体系。

过去,我们总觉得“我们有资源”就是一张王牌,稳操胜券。

但现在看来,这张牌可能没那么好打了。

如果美国真的成功拉拢盟友,建起了新的稀土供应链,那我们的优势很可能被边缘化。

这场博弈跟你我都有关

这不只是军事上的共享,更是全球资源控制权的版图扩张。

你可能觉得,这些都是国家层面的博弈,离我们普通人太远。

但实际上,全球产业链正在因此而重组。

当稀土价格、出口政策、对外合作都受到大国博弈的影响时,你所在地区的工资、就业机会,甚至整个行业的活力,都会被波及。

这已经不是抽象的外交新闻了。

它意味着供应链、就业、科技,都可能因为这些动向而改变。

美国和它的盟友们,正在扩展稀土、半导体和关键技术的供应网络。

对于普通打工人来说,你要注意了。

你所在的岗位,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工厂或职位,它是一条正在全球重构的产业链上的一环。

你所在的行业,到底是位于低端的资源型,还是有技术附加值的增值型,将直接决定你的未来。

结语

从“一对一单挑”,到现在的“拉群群殴”,美国的策略变了。

他们正在构建一个军事联盟加经济替代的双重包围网。

对我们来说,挑战是前所未有的。

破局的方法其实也很清晰。

有人说,在中美下一次博弈发生前,解决台海问题,就能一劳永逸。

凭借台湾独特的地理位置,日、韩、越南、菲律宾的威胁都将被大幅削弱。

更根本的,还是要像另一部分人说的那样,我们不能再仅仅守着“资源出口”的老路。

必须尽快完成从“资源大国”到“技术强国”的转型,提升整个产业链的价值。

当我们的技术无可替代时,任何包围圈都将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