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防相航母放话“为台海而战”,专家戳穿:拆东补西的航母拿什么打?

意昂体育介绍 2025-08-04 13:15:22 194

当“威尔士亲王”号锈迹斑斑的甲板成了政治秀场,英国防长的战争豪言在达尔文港的热风中显得格外空洞。

7月27日,澳大利亚达尔文港的灼热海风卷过“威尔士亲王”号航母甲板。英国国防大臣约翰·希利面对镜头抛出震惊世界的宣言:“若台海发生冲突,英国已准备好在该地区作战”,并宣称将与澳大利亚“并肩作战” 。这番被英媒定性为“英国就台湾问题发出的最强烈公开声明”的狠话,却在余音未散时被他紧急软化——辩解称只是“泛泛而谈”,更希望“和平解决争端”。

此时,这艘承载着大英帝国残梦的巨舰,正参与美澳主导的19国“护身军刀”联合军演。舰队计划从澳洲北上访问日韩,航线直指南海甚至台湾海峡 。而就在希利登舰前一天,英澳签署了《核动力潜艇伙伴关系与合作条约》,承诺未来50年防务捆绑,剑指亚太安全格局。

01 政治投名状:特朗普前脚走,英国后脚亮獠牙

英国此次高调介入台海绝非孤立事件。时间线揭露了精妙的政治算计:就在希利放话48小时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刚结束对英国的访问,与首相斯塔默举行闭门会谈。表面是高尔夫联谊,实则为利益交换——伦敦迫切希望华盛顿减免对英国钢铁25%的高额关税。

分析人士一针见血:英国将台海强硬表态作为递给美国的“投名状”,以此换取真金白银的经济利益。这一策略已初见成效:2025年5月,美国已将英国汽车关税从27.5%降至10%,钢铝产品关税更是清零。

脱欧后,英国战略彻底倒向扮演美国“跟班”,通过配合全球战略重拾话语权。议会最新民调显示,超62%英国民众支持对外强硬,保守党政府急需海外行动转移国内矛盾。

02 孤独的咆哮:盟友集体沉默背后的战略尴尬

英国的战争叫嚣在盟友圈中遭遇冰桶挑战。美国曾试图推动日本、澳大利亚明确承诺介入台海,均遭婉拒。澳大利亚虽与英国签署防务条约,其外交部对“并肩作战”态度谨慎,最高层拒答是否参战。

欧盟主要国家更是保持距离。法国、德国在7月声明中仅强调“台海和平至关重要”,绝口不提军事干预。北约内部对集体介入亚太存在严重分歧,暴露出英国所谓“联盟威慑”的孤立。

“英国在刷存在感”,香港中文大学助理教授党和平点破玄机:“构筑联盟拉抬声势是其介入亚太主要手段,但实际是否参战取决于美国立场、台海态势及国内政治支持多重变量。”

03 纸老虎现形:生锈的航母与“温室士兵”战力打脸

希利的豪言壮语与英军现实战力形成荒诞反差。皇家海军现役仅有两艘常出故障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配件稀缺到需“拆一艘补另一艘”维持出航。2022年,“威尔士亲王”号因主轴故障在大西洋抛锚,最终被拖船狼狈拖回港口。

致命短板更在作战系统:英国航母无弹射器,只能搭载F-35B垂直起降战机,存在“载弹少、飞不远”缺陷。而中国海军2025年下水新舰总吨位达27万吨,相当于英国海军主力总吨位1.4倍17。

英国国防部自曝的“温室士兵”问题更添笑柄:1万士兵因健康问题完全丧失战斗力,近1.5万人因不耐热也不耐冷,只能在“适宜气温”作战。网友辛辣嘲讽:“还以为中国是清朝?拿东大当伊拉克呢!”

04 北京反制:战备升级与外交合围的铜墙铁壁

中国反应迅速而强硬。驻英使馆发言人直言:“如果报道属实,我想他一定会对讲这些话感到后悔”。声明强调决不允许任何外部势力阻挠中国统一。

军事层面,解放军东部战区密集演练跨区域联合作战。2025年上半年在台海周边实施超过50次战略侦察与演训。055型万吨驱逐舰与歼-20隐身战机形成常态化部署,海空联合作战能力完成迭代。

外交战线同步收紧。2025年6月,中国与东盟签署新一轮“南海行为准则”;上海合作组织及金砖峰会明确将台海和平纳入议程,构建多边机制压制西方干预空间。

05 帝国幻梦:殖民思维在21世纪的无望挣扎

从2019年干涉香港事务,到如今炒作台海议题,英国对华政策始终残留“日不落帝国”的殖民基因。党和平指出,西方固守“现实主义”安全逻辑,迷信威慑而非对话,只会加剧地区紧张。

更深层的是国力衰落带来的战略焦虑。2025年英国GDP已被印度超越,国防预算增长乏力。皇家联合军种研究所报告坦承:英军远洋作战依赖美军后勤支援,在亚太高强度环境下持续作战不超过30天。

中央财经大学副教授刘春生点破本质:“英国在亚太无直接利益,更无力承受冲突损失。所谓参战承诺,不过是虚张声势的政治表演。”

“威尔士亲王”号甲板上,F-35战机的轰鸣掩盖不了金属疲劳的呻吟。当希利高喊“通过力量确保和平”时,他脚下的航母却暴露出螺栓松动的衰朽。

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1840年,英国舰队轰开中国国门;185年后,它连穿越台海都需要美军情报支援。当“日不落帝国”的余晖最终沉入太平洋,留下的只有政客们被海风吹散的豪言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