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小伙中国过年!问同学:多少收入,才能让你觉得满足?太真实
我在我国深造已超过半年,进入这个寒假,我并未急于返回印度,选择继续留在了这片土地。
春节期间,我选择前往同学家中共度佳节。当我告别校园,踏入中国家庭,步入中国社会,我逐渐发现诸多之前未曾留意的细节。
最令我感到好奇的,是中国人关于工作薪资的讨论,他们的收入水平超出了我的预期,然而,他们似乎依旧未能达到完全的满足。
塔奇在讲述在中国农村的所见所闻时,脸上的表情格外丰富。
01
中国的元旦过了没多久,塔奇在中国留学的第一个寒假就开始了。
[id_736941103]
他首先踏上了中国的土地进行旅行,紧接着便前往了早已约定好的中国同学的家中,一同欢度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春节。
春节假期结束后,他将前往马尔代夫,那时他的家人计划在那儿度假。
不难看出,塔奇的家庭环境是相当不错的。
他在我国深造,家人慷慨地提供了充足的生活费用,使他得以尽情地享受留学的时光。
假期结束后,塔奇立刻乘坐高铁穿梭于多个城市之间,游玩的喜悦让他完全沉醉于快乐之中,乐而忘返。
直至我国农历北方小年前一天,塔奇乘坐动车抵达了我国同学小刘居住的城市。
小刘是个南方人,他家在市区有房子,不过过年的时候还是会回农村老家。
塔奇便跟着小刘一家三口一块去了他们老家。
从市中心出发前往小刘的故乡,所需时间并不长,若道路畅通无阻,驾驶仅需一个半小时左右。
他们似乎并不走运,因为那天回乡的人特别多,车辆数量极其庞大,以至于在服务区上厕所也需要排队等候。
塔奇对此感到异常新奇,他宛如一个未曾涉世的孩子,对这一切充满好奇,对诸多事物抱有疑问。
小刘在印度所遭遇的种种新鲜经历和事物,激发了他强烈的求知欲,然而,小刘一家并未因此感到厌烦,反而耐心地逐一为他解答。
幸亏塔奇中文水平尚可,否则小刘的父母将无法与他进行有效的交流。
塔奇能够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尽管他的普通话水平并不高,但勉强可以与人沟通。然而,对于中文文字,他却感到十分困惑,常常觉得汉字看起来都十分相似。
不过塔奇有在好好学习中文,他会来中国留学,就是有计划以后想要在中国工作的。
小刘的故乡远比塔奇所预想的更加热闹繁华,那里并非他心中所描绘的泥屋配茅草顶,而是座座整齐划一的小楼。
小楼都装修得很不错,完全看不到裸露在外的砖头。
塔奇立刻对中国乡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里环境整洁,并不显得脏乱,而且人潮涌动,每个人都显得神采奕奕。
塔奇感到颇为感慨,村子里居然有人仅穿着睡衣,再搭上一件外套便外出,无论男女。
此外,塔奇对村子里的水电供应情况感到颇为意外,但这样的惊讶并未持续太久。,因为这里毕竟是中国,不是印度。
塔奇随小刘一同拜访了他大伯家的果园,那里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实,他们随心所欲地享用,无人会提出异议。
塔奇独自享用了一早上的时间,一口气吃下了至少三斤柑子,他深感其美味无比,不仅皮易剥离,而且甜度高,水分充足,口感与印度的柑子略有区别。
除了品尝了柑子,塔奇还首次尝试了甘蔗,那是一根又长又直的黑色甘蔗,去掉了外皮,被砍成了手臂般长度的一段,他直接用嘴啃食,感觉非常满足。
塔奇不但吃了各种水果,还吃了各种炸物,中国的炸物也非常有魅力,吃得塔奇第二天就口腔溃疡了。
小刘的母亲为他熬制了清凉的茶饮,这茶饮并无特殊风味。小刘暗自在其中加入了一些糖分,而塔奇对此情有独钟。
塔奇与小刘一同前往热闹的大集,场面颇为繁盛,各式各样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每个人都面带喜悦之情。
塔奇在热闹的大集上品尝了一种名为糍粑的食品,其质地粘稠,加入糖分后格外甘甜,总体来说,味道相当美味。
集市上琳琅满目的美食众多,他品尝了一串糖葫芦,却不太满意,觉得里面的果子过于酸涩,而那层包裹在外面的甜蜜冰糖却颇得他欢心。
此外,塔奇亦一同挑选了春联与灯笼,对于他来说,贴上春联、挂起灯笼成为春节前最为期盼的活动。
除了张贴春联和悬挂灯笼,塔奇对燃放鞭炮和烟花充满期待,此外,他还特别提到了小刘所提及的敲锣打鼓的活动。
02
塔奇对在中国的各种事物都特别感兴趣,都想一一体验。
当然,让他感兴趣的不仅仅是吃喝玩乐,还有人。
中国农村人在塔奇看来也很有意思,他们总会问一些在塔奇看来挺隐私的问题,但他们自己却觉得平平无奇。
有人会好奇地询问年轻的女孩子或是男孩子:“你是否有伴侣呢?”
如果回答了有,就会接着问:“那什么时候结婚啊?”
若未给出答复,便会立刻评论道:“为何年纪已不小却还未寻觅伴侣?速速找个对象,否则明年你将更加年长。”
不仅是未婚者常被询问,已婚者同样如此,而那些尚未生育的人则会被问到为何迟迟未生育。
生了第一个孩子的家庭会好奇为何还不生育第二个,而那些已经有两个孩子的家庭则会询问孩子是否已经入学就读……
问题一个接一个,塔奇不禁疑惑,这些人是否过于缺乏分寸感和界限感?
同属一个村庄,彼此间多少有些血缘关系,然而涉及婚嫁生育这些私事,又怎能让他们插手干预呢?
塔奇不理解,就问小刘:你们村里的那些长辈们为何对各种事情都要询问个不停?他们难道不觉得这样做有些失礼吗?
小刘在听到这个问题后,不禁微微一愣,随后带着几分不确定的语气回应道:“大概不至于感到羞耻吧,毕竟大家都会这样提问,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需要感到羞耻的地方。”
身为地道的华夏儿女,小刘对于这种问答形式早已司空见惯,然而,来自印度的塔奇却对此感到十分不可思议。
在婚姻这件头等大事之外,塔奇注意到,国人们对于他人的收入状况也表现出极大的好奇心。
塔奇本人对此也颇感好奇,毕竟他有意在中国谋求职业发展,因此每当提及“薪资”等词汇,他总会聚精会神地倾听。
尽管村中居民大多使用当地方言交流,他对此理解有限,然而,一些年轻人偶尔会夹杂普通话,于是他通过猜测和摸索,大致能够领会其意。
自然,他大多数情况下都让小刘为他进行翻译,毕竟,他对那些内容实在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尽管在塔奇看来收入是个相当私密的议题,但中国人自己却直言不讳地谈论此事,他顺带听听也无妨。
塔奇就只听到一次,是小刘的舅妈问小刘的一个堂姐,说:“你现在一个月工资多少啊?”
那个堂姐没有直接说:“就几千块吧。”
舅妈不折不挠:“三千是几千,九千也是几千,所以是多少啊?”
堂姐有些不高兴了,说了个范围:“多的时候九千多,少的时候四千多。”
舅妈脸上露出了笑容:“在我们家乡,这样的收入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可是在广东,这点钱是否足够您日常开销呢?”
堂姐似乎是不想再回答了,就开始玩手机,还转移话题。
她反过来问一旁听得很认真的塔奇:“诶,塔奇,你知道你们印度一般的打工人,一个月工资多少吗?”
塔奇被突如其来的提问弄得眨了眨眼,他回答道:“我对这个不太了解,因为我家里并没有人外出打工。不过,我在中国留学,每个月父亲都会给我3000元人民币的生活费。”
我母亲以及我的姐姐和哥哥们也会给予我一些零花钱,允许我随意支配,无需刻意节俭。据我所想,他们每月的收入应当颇为丰厚。
塔奇确实不清楚,收入问题通常是个相当私密的话题,很少有人会公开谈论自己每月的薪资数额。
堂姐听后点点头,但舅妈却又来劲了。
用她那同样带着点口音的普通话问塔奇:请问您家从事什么行业?看起来家境颇为优渥,您是否有交往的女友?大学毕业后您打算留在中国发展吗?
“有没有兴趣在中国找个中国女朋友?阿姨可以给你介绍哦?”
塔奇显得有些不情愿,脸上满是困扰,幸亏小刘立刻为他解了围,提议一同上街购物,巧妙地转移了那位舅妈好奇的目光。
03
后面塔奇很好奇地问小刘,说:兄弟,我想请教一个问题,那就是在我国,若一个人一个月的薪水达到3000元,这样的收入水平是否算是较高的?
小刘未曾思索,便脱口而出:“数量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是极其有限,在乡村地区或许还能勉强应付。”
“但在城市里工作,一个月3000,那真的混不下去。”
塔奇轻轻地点了点头,他开口道:“在我看来,每月拥有3000元的生活费似乎已经足够不错了。”
小刘噗呲一声笑了,说:兄弟,你的想法真是大胆,若你投身职场,那租住房屋的费用,还有每月的水电开销,这些都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在我们学校的这一区域,租房子的费用至少每月800元,再加上水电费、日常通勤以及饮食等开销,总计必定会超过2000元。
工作之余,有时还需与同事共进晚餐,再者,若有了女朋友,还需安排约会时光。
此外,不少家庭中,子女一旦开始工作,通常每月都会向父母提供经济支持,比如在我家,我姐姐每个月都会向母亲汇去一千元。
塔奇听后不禁愣住了,心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然而仔细思考一番后,他又觉得这其中的道理确实不容忽视,事情的确就是这样。
他感慨道:“在中国工作和生活,所承受的压力远超常人想象,我平日里上网时,常觉得你们中国人是在开玩笑。”
中国人普遍显得更为富裕,物价水平也相对较高,因此他们所花费的金额似乎较多,按理说他们的收入也应当颇为可观。
我心中暗想,假使未来我能在我国就业,每月能拿到3000元的薪水,那似乎也是个相当不错的待遇。
小刘听后哈哈大笑,笑着说塔奇这个印度人实在是太天真了。
塔奇并非在说笑,他确实抱有这种看法,这主要是因为在他眼中,3000元人民币的数额相当可观。
尽管他的家人每月会给予他3000元的生活费,但除去刚抵达中国的头两个月因为需要购置较多的物品,实际上他并未能将这笔钱完全用尽。
可现在小刘这么一说,塔奇又觉得,他好像真的有点太想当然了。
小刘对塔奇补充道:“别提一个月3000元是否足够了,仅今年购置年货的花费就远超这个数额。”
你一直都在旁边,想必你也注意到了,买花生、瓜子、糖果、饼干这些零食就花费了数百元,再加上春节期间要食用的肉类,又花费了两千多元,至于鞭炮和烟花,也耗费了九百多元。
塔奇点点头,他确实有看到小刘妈妈不断花钱,但他先前认为小刘家中原本就颇为富裕,因此这些钱对他们而言并不构成负担。
塔奇本人并不食用牛肉,然而中国人却普遍享用,当他目睹小刘的父亲购买牛肉时,他随之也购买了数百元,同时还有羊肉,声称是为了准备火锅而购买的。
深思熟虑之后,塔奇深有感触地认为,中国人的财力似乎并不够丰厚,若是他单独在中国定居,恐怕得更加谨慎地规划每一笔开支。
塔奇又问:“那如果你一个月有工资6000元,你会觉得很满足吗?”
小刘轻轻摇了摇头,表示否定,接着说道:“我并不这样认为,要是工资能有所提升自然是极好的,但我打算继续深造,参加研究生考试,所以并不会在毕业后立即投身职场。”
你或许不了解,印度的就业形势同样严峻,而我国的情况也相当严峻,我们所在的学校在国内并不显眼,实际上它只是一所极为普通的地方本科院校。
我坚决决定要参加研究生考试,目标是进入一所更优秀的学府,这样一来,将来就业或者参加公务员考试都会更有优势。
塔奇后面还问了一句:“那要多少收入你才会觉得满足?”
小刘并未立刻给出答案,他回应道:“我并不清楚,不过我觉得数量上肯定是越多越佳。”
塔奇并未多言,但他随后又转向那位被询问薪资的堂姐,询问道:“姐姐,你目前对自己的工资是否感到满意?”
塔奇原本想,姐姐的工资如果高到近一万多元,她应该会感到满意,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姐姐却摇了摇头,流露出不满的情绪。
塔奇这下明白了,中国之所以能比印度发展得更好,原来这些务工人员对他们的薪酬有着极高的期望。
众多印度人对于薪资水平并无过高期望,塔奇亦是如此,他以往的看法是,只要能解决温饱,享受生活,便是足够。
然而,在中国,他忽然感悟到,自己同样需要有所追求,否则,他恐怕在毕业后即便能够留在此地,也可能难以觅得一份理想的工作。
04
不过目前说这些都还早,塔奇现在全身心都在期待着中国春节的到来,他太期待放鞭炮放烟花了。
他未曾亲身感受过敲锣打鼓、迎接财神等习俗,他迫切地希望能美美地睡上一觉,醒来时便迎来崭新的一年。
为了迎接新年的到来,塔奇特地与小刘一同选购了新衣,还去修剪了头发。
塔奇很喜欢中国过年前的这种气氛,大家都高高兴兴的,他只要一想到,他将会跟中国14多亿人一起过年,就特别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