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师傅退休那天,我突然有点舍不得

产品展示 2025-10-26 10:31:44 133

嗯,这个事儿吧,说起来其实挺有感触的。要不是前两天在单位碰到雷师傅——也就是雷中乐,我都没太注意到他马上就要退休了。麻城这地方,说大不大,说小吧,新闻里总能看到咱们乘马岗镇的事儿,特别是那些“老农信人”的故事,说实话,我原来觉得都是宣传…但这回看着雷师傅搬着那只破帆布包,突然就觉得有点意思。

雷师傅今年那会,我记得好像快60了。41年了,哎呦,这跨度挺大,咱们这边的银行网点说实话条件不算好,楼上楼下蚊子乱飞,冬天手都冻得不想拿笔。我听他讲1984年刚来那会,麻城比现在还偏——他跟我说,有一年冬天,山里头大雪,客户家里水管裂了,他还踏着雪去收款。那阵子出门就是一双布鞋,一个帆布包,外头再拿根木棍赶狗...哈,不过他说这包用着挺顺手,年轻同事劝他换新的,他偏不肯,说“老伙计跟了几十年,丢了不舍得,感情这东西比包值钱多了”——说实话,我挺能理解。<

我同事,有个做会计的小王,头两年去雷师傅家里做业务,碰巧赶上村里谁家丧事,大家都忙着帮,还非要留他吃饭。我在旁边看着,感觉他在村里就是“自家人”,狗都不叫他。我小时候家里也养狗,谁来都叫,雷师傅一来狗还摇尾巴——这事儿你说奇不奇?

说起挎包精神,其实就是种传承吧。他爸也是农信社的,雷师傅说从小看着父亲做事,什么事都不怕麻烦。后来他自己当了主任,最喜欢带新人去田里跑业务。我记得20年夏天,他带个新来的小伙子下地,鞋全湿了,还乐呵呵地教业务流程。新人总爱抱怨乡镇太辛苦,他就聊点过去的“老故事”,一来二去新人都觉得没什么了。我觉得这种带人风格吧,很像老一辈老师傅拉徒弟,慢慢地你就发现,其实很多事都不用太较真,耐心比啥都顶用。

雷师傅家里墙上那张奖状,98年发的,还是“先进工作者”,我上次去他家续贷时看到,颜色都褪了,不过他挺宝贝。也是在那年,他入了党,据他讲,党员就要“多做点事,不计较”。嗯,虽然时代变了,但有些做事的方法还真没变,比如坐在农家小板凳上聊业务,不摆架子。

说起来,雷师傅特别强调“责任心比能力更重要”,这话我倒挺认同。光会业务没啥用,关键你得愿意去做。麻城这边很多客户都不是有钱人,想贷款经常怕手续难,怕麻烦。雷师傅干活胆子大,但心细,他跑贷前调查,不马虎,这些年手里过了不少贷款,基本没出过岔子。去年他移交信贷时,我帮他查了一下,一百多笔贷款,两千多万,没出过一笔不良,真的挺难得。

退休前这阵子,他干劲反而更足。上个月“金秋行动”,他帮白果树村养鸡的王某解决了贷款难题。说起来有点巧,王某还怕他退休,放不开胆说要贷钱。雷师傅直接拍胸脯说:“我在岗一天,就好好干一天”,转过三天款就批下来了。顺带一句,这次我和他一块下村,鸡舍特别臭,鞋差点粘住...不过看着心里还是挺踏实的吧。

雷师傅这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把心扎在乡下、服务大家。奖状也好、笔记也好,老了都泛黄,但人还在,精神还在。我觉得这种“挎包精神”,说白了就是身上那股韧劲,不怕累,不怕麻烦——像大别山下那土路,走起来费劲,但一天一天就能走远。

以后雷师傅要退休了,新一批年轻人接着上。我同事小王说,自己原来就是雷师傅带出来的,业务不熟雷师傅总教他。我想等再过几年,这种情分还会在吧。麻城人都知道,银行其实就是大家生活的一部分,有人像雷师傅这样一直在那儿,心里总觉得踏实。

扯得有点远了...反正这种事儿吧,说不清楚,挺有劲头的,挺接地气。希望以后还能碰见雷师傅那种人,哪怕只是在乡下集市遇到,也会觉得,嗯,这地方蛮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