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轨道网提速,有盼头。空铁停摆、宝成改造更务实

产品展示 2025-10-09 00:04:16 161

成都市的轨道交通越织越密,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出行马上就要变天了?答案是:在路网越来越大的趋势里,个别项目还在“慢动作”,有的已经提速,有的还在排队等钱。总体方向很好,但节奏不均,老百姓感受得到也操心得到。

▶大邑空铁:画面感十足,但资金成了“卡点”

大邑的空铁定位是那种悬挂式的“空中观光线”,线路短,玩味十足:从大邑高铁站到安仁镇,11.5公里、4站,能把游客当空中看客带进乡间风景里。工程量已完约47%,可现实里是“停工多年”。官方说是市场和资金问题,正在筹资,资金到位就复工——听上去像个老朋友安慰你“马上到”,但具体时间表像蒸发了一样没影。很多本地人不高兴:空铁停工不仅是交通停滞,更是把旅游客流和消费挡在门外,机会成本不小。网友吐槽说,这条“空中的娃娃车”别成摆设。

▶青白江的宝成铁路改造:务实路线,能马上见效

青白江没有轨道交通的问题比较突显,宝成铁路的“公交化”改造加上新建青白江—金堂线,是最接地气的解决方案。从成都站穿过金牛、新都、青白江到金堂,约48.5公里,既能当城际也能做市域快线。项目已被列为“2025重点推进”,市交投在加快前期争取国铁审批。对上班族来说,这比空铁好理解也更实用:把铁路当成市区公交来跑,通勤时间能立刻变得靠谱些,生活质量能马上看到变化。居住在青白江的网友表示,只要这条线动工,他们的上班焦虑就能缓解一半。

▶双流区的地铁规划:远景已画好,近期要靠细节落地

双流永瑞路一带,居民抱怨公交少、通勤慢。官方的规划给了方向:17号线和21号线会在附近设站,盖好后出行会方便很多。这种“规划感”对小区生活是个安慰剂,但能不能把换乘、票价和运营时间等关键细节做好,才是真正能让居民松口气的事。有人幽默地说,“只要地铁别只在图上跑就行”。

这些事放在一起看,有三点特别值得掂量。第一,钱还是底层逻辑:再好的方案,缺钱就等于停摆。第二,路线类型在变:从高密度地铁,到低运量的观光空铁,再到把铁路做成城市公交,城市在用更灵活的工具解决不同需求。第三,审批和跨部门联动要快起来:项目能不能按期推进,很大程度取决于这道工序能不能不卡壳。

作为旁观者,我既期待也有点着急——期待更加密集的轨网,着急的是别让好规划变成“长期理想”。市民关心的不只是“修没修好”,还在乎票价合不合理、换乘是否顺手、运营时间够不够市民需求、以及旅游线路和日常通勤能否真正融合。你的出行痛点在哪条线上能最快解决?你最想看到政府优先补哪类短板?说出来,我们一起把这些期待变成声音。